《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于2004年第一次出版,2015年入选“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作者以史、传、论相结合的方式勾勒出晚清和民国时期德语文学汉译的历史发展过程,重史料考辨,实证与诠释交互为用。本书对该时期的汉译德语文学图书及报刊文章爬罗剔抉,也对影响德语文学汉译的历史问题采辑探讨,彰显了德语文学汉译史的特点,是理清中德文学关系脉络的一项重要成果。书后还附有详细附录,可供读者参考。本书在原来的基础上纠偏补正,再版对于比较文学及翻译文学研究者、外国文学汉译研究者尤其是德语文学汉译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一 序曲——洋务大臣最初带回的德语文学信息
二 译事开端——王韬和辜鸿铭
三 德语文学的进入(1900—1909)
四 从序曲到正剧的过渡(1910—1919)
五 高潮的到来——20世纪20年代的翻译活动
六 “战争文学”的勃兴——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
七 弥散的主题——40年代的德语文学译介
第二章
一 战歌作者阿恩特
二 文豪歌德
三 格林兄弟及其童话
四 至尔·妙伦与鲁迅《小彼得》的译序——兼及几位几已被忘的德语童话作家
五 施托姆的译介和浪漫主义的胜利
六 诗杰海涅
七 苏德曼——首位较完整地得到汉译的德国作家
八 文学家尼采及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九 由《威廉·退尔》带出的席勒译介
十 “以性爱为主题”的作家施尼茨勒
十一 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霍普特曼
十二 以“罗曼蒂克作基调”的茨威格
十三 “近代戏曲全部运动的先锋”赫贝尔
十四 对托马斯·曼的喜爱或责备
十五 “新罗曼派作家”霍夫曼斯塔尔
十六 “乡土艺术家”黑塞
十七 雷马克及其战争文学
十八 “火线后方”的描摹者格莱塞尔
十九 “神秘派文学家”霍夫曼
二十 同中国左翼作家遥相呼应的雷恩
二十一 咏物诗人里尔克
二十二 表现主义作家托勒尔
二十三 “薄命天才”克莱斯特
二十四 报告文学的先驱——基希
二十五 反法西斯作家沃尔夫
二十六 瓦塞尔曼在中国的际遇
二十七 凯泽的译介及其他
第三章
一 中国的德国观及德语文学译介在中国的特点
二 出版之都上海在汉译德语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三 德语文学汉译所据语言、译者和作者
附录
德语文学汉译及评论书目
汉译德语文学作品合集书目
德语文学史论、评论书目(一)
德语文学史论、评论书目(二)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