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英非宾格性题元关系与句法实现对比研究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74225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11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可用积分
可用 0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4、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英非宾格性题元关系与句法实现对比研究
书号 :9787544674225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6-01
作者 :张达球, 著
开本 :16

介绍

【前言】


2009年,笔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著作《英汉非宾格性对比研究》,在生成语法框架内对英汉非宾格结构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该著主要聚焦英汉语中非及物动词的不同句法表征,对非及物动词的非宾格和非作格两个次类进行了甄别分析,试图在句法配置上对动词的非宾格性进行生成解释。鉴于汉语与英语在结构生成上的较大差异,该著提出了汉语动词在形态-句法界面的重要生成路径,并试图在这一界面对汉语多元复合词的词汇-句法表征进行分析阐释。该著还初步讨论了VV/AO/VA复合词的构词机理,尝试在词汇-句法框架下进行理论解释。对汉语复合词,如谓语动词“出汗”,谓语形容词“红脸”,复合名词“高山”“流水”“喷泉”“裸体”“舞女”等,该著初步认定为具有非宾格性复合词特征,并提出这些复合词在汉语构词形态上都同样经历了词汇-句法的合并生成过程;但当时因时间所限,且对理论框架、语料分类的掌握不够充分,未能展开分析。


有鉴于此,笔者近年来对这类复合词在形态-句法界面做了持续的跟踪研究,试图探寻汉语这类复合词表现出突出的形态-句法特征的根本动因。2014年本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支持,本著正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总结性成果。


本著成书过程中参考了同领域学者的研究,但又与其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前后相关研究都肇始于非宾格假设,但对非宾格假设提出后四十多年以来的文献梳理发现,汉语研究中对非宾格和非作格研究在概念上出现了混同现象。因而,本著对这一概念背景进行了增补,主张在语言类型学上采用的施格、通格概念和句法上的作格、非宾格概念应加以严格区分,以免概念不清。第二,本著在探寻汉语词汇-句法本质特性时,明确提出要从汉语字本位观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发现汉语与英语的形态句法差异。第三,鉴于汉语词本位观存在突出的跨词类问题,字本位观与分布形态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本著吸收了学界关于分布形态理论的分析模型,就汉语复合构词的离合特性进行词汇-句法与句子-句法的对比分析,对显性非宾格结构和动补小句结构的题元关系及其句法实现机制进行阐释。第四,本著尝试把汉语中常见的受事主语结构、被动主语结构和中动结构等表征为类似非宾格性的结构,纳入类非宾格性句法中进行对照考察,对此类似是而非的结构表征也提出了拙见。


虽然汉语与印欧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但在生成语言学框架内,不能因人类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在形态上存在差异而否定普遍语法的存在。本著正是在这一框架内为探寻汉语语言秘密所做的尝试。汉语基于字本位的书写形态,形成了复合构词这种特殊形态结构,进而使得复合词、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之间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词本位观而对字本位观重视不足。然而,字本位思想在构词上又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因此本著尝试把字本位观与分布形态理论结合起来,对汉语词汇-句法在形态-句法界面进行跨语言、跨界面探讨。


总之,本著在前著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考察了汉语非宾格性在词汇-句法层面的结构机理,认同汉语在语言类型上表现出明显的分裂施格性特征,因而属于典型的混合句法类型,这一突出特征通过词汇-句法和句子-句法二元化的结构方式实现。尽管如此,仍有诸多问题尚未得到满意的解释,还有待学界共同努力。本著不足之处,也静候方家批评斧正。


张达球2023年11月于上海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非宾格性研究四十年回顺

2.1 非宾格假设的理论发展

2.1.1 非宾格性的句法-语义界面

2.1.2 非宾格性的词汇-语义关系

2.1.3 汉语非宾格性研究

2.2 非宾格性的习得、加工与认知神经研究

2.2.1 儿童母语发展研究

2.2.2 二语习得与加工研究

2.2.3 非宾格性的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

2.3 非宾格性研究的遗留问题及研究新领域

2.3.1 理论遗留问题及应对主张

2.3.2 汉语非宾格性研究的拓展空间

2.3.3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新领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宾格性概念问题及其类型学意义

3.1 几个概念问题

3.2 概念混淆之源

3.3 非宾格性与施格性的异同

3.3.1 分裂施格性

3.3.2 形态施格性

3.3.3 句法施格性

3.4 施格性的句法证据

3.4.1 施格性问题上的分歧

3.4.2 关于施格性的“格”

3.4.3 关系化层级与通格性假设

3.4.4 非宾格成分的通格特征

3.5 非宾格动词的句法-语义性质

3.5.1 非宾格动词对词库的挑战

3.5.2 句法-语篇界面对非宾格性的解释

3.5.3 句法-语用界面对非宾格性的解释

3.6 汉语的非宾格性研究

3.6.1 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6.2 本研究的意义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显性非宾格结构句法

4.1 非宾格性存现结构和领主属宾结构的界定

4.1.1 非宾格性存现结构特征

4.1.2 非宾格性领主属宾结构特征

4.2 非宾格性存现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

4.2.1 存现结构的动词类型

4.2.2 非宾格性存现动词的句法-语义特性

4.2.3 存现结构句首成分的句法性质

4.3 领主属宾结构的非宾格性

4.3.1 领主属宾结构表征

4.3.2 领主属宾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

4.3.3 句首成分的句法性质

4.4 存现结构和领主属宾结构的非宾格性统一解释

4.4.1 句首成分的话题解释

4.4.2 话题成分的句法性质

4.4.3 引元理论对话题结构的解释

4.4.4 动后名词的限定效应与格赋值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结式小句的非宾格性

5.1 动结式结构定义

5.2 直接宾语限制(DOR)条件

5.3 动结式结构的非宾格性

5.3.1 英语非宾格性动结式结构

5.3.2 汉语非宾格性动结式结构

5.3.3 动结式复合结构转换的衍生机制

5.4 动结式复合动词的参数理论解释

5.4.1 复合动词与论元选择差异

5.4.2 非宾格性动结式结构的语义

5.4.3 动结式复合谓词及其论元配置

5.4.4 动结式非宾格性小结

5.5“把”字结构的非宾格性

5.5.1 致使结构标记“把”与非宾格性

5.5.2 动结式“把…给VP”结构与非宾格性

5.5.3 “V得CP”动结式与非宾格性

5.5.4 非宾格结构实现上的异同

5.6 非宾格性动结式小句分析

5.6.1 动结式结构中的补语小句

5.6.2 动结式非宾格结构的句法推导

5.6.3 动结式复合词的词汇化

5.6.4 “把”字结构中单体谓词的非宾格性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类非实格结构句法

6.1 受事主语句的结构表征类型

6.1.1 受事主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6.1.2 受事主语句的两种典型结构

6.1.3 受事主语句的动词形态差异

6.1.4 受事主语结构的时体特征

6.1.5 受事主语结构中动词的情态

6.1.6 受事主语句的隐性施事

6.2 被动结构与非宾格性

6.2.1 被动保留宾语结构的非宾格化

6.2.2 被动非宾格化的技术难题

6.2.3 被动保留宾语结构的非宾格性解释

6.3 中动结构的非宾格性问题

6.3.1 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性

6.3.2 汉语中动结构表征

6.3.3 中动结构隐性外论元PRO的降格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形态-句法与非宾格性

7.1 汉语形态与词类问题

7.1.1 汉语“词”本位与“字”本位

7.1.2 汉语动词的分类问题

7.1.3 词汇主义的词库观

7.1.4 汉语词语跨类的问题

7.1.5 汉语非宾格性复合动词的形态表征

7.2 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语义特征

7.3 词汇-句法与句子-句法理论

7.4 汉语非宾格性离合词的词汇-句法

7.4.1 词根合并

7.4.2 汉语非宾格性复合词的类型及词汇化模式

7.4.3 非宾格性VNmvexp复合词的词汇化模式

7.4.4 离合词的句法属性

7.4.5 离合词的生成机制

7.5 非宾格性复合词的句子-句法

7.5.1 汉语非宾格性复合词[VN]的句法表征

7.5.2 汉语非宾格性复合词的句法实现

7.6 分布形态理论与汉语词汇化

7.6.1 分布形态理论

7.6.2 关于形态合并与词项插入操作

7.6.3 分布形态与汉语非宾格性复合动词的生成

7.7 非宾格性VNmvex复合动词的语义选择

7.7.1 非宾格性VN-NP向法依存性与语义选择

7.7.2 语义选择中的语类投射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 结

8.1 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8.2 本著的主要观点、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8.2.1 本著的主要观点

8.2.2 本著的遗留问题及未来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