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传播最新研究成果
·学术理论新颖
·研究领域广宽
·材料客观翔实
·论述周密严谨
·文字简洁流畅
本书将《三国演义》三十个英译本、相应的副文本与其他相关西方作品等纳入一个完整全面的体系、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和基础以传统文本析方法为主、借助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软件,历时与共时相结合,从影响引用、平行、变形这四个维度讨论了译本与原本之间、译本之间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对《三国演义早期英文节译本研究的匮乏,并对互文性理论本身作出了延展性思考进一步丰富了互文关系的类型、层次与维度。同时,本书对中国古典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有相当的助益。
本书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为个案,探讨文本中以及文本之间体现的互文关系。研究涉及的译本共有三十个,其中包括《三国演义》两个全译本,一个由译者邓罗(C.H.Brewitt-Taylor)完成,于1925年出版,另一个由译者罗慕士(Moss Roberts)完成,于1991年出版。研究还包括二十八个早期英文节译本,时间跨度是从1820年到1999年。所谓早期节译本是指在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译者节选《三国演义》部分章节或人物,英译后或以单行本出版,或收录于文集中,或连载于刊物上。早期节译本涉及丰富多样的体裁与风格,比如某些节译本是以戏剧、长诗或神话故事的形式展现原作某些节译文则夹杂于译者的论文或著述中,不同体裁的译本为探讨互文性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对所有译本进行了细读和分析,并与相应的历史社会语境相结合,力求更全面地描述和探究译本及译者。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三国演义》所有英译本之间存在怎样的互文关系? 2)译者在译本中发出了怎样的声音、书写了怎样的价值观?
基于对互文性理论的深刻理解,对于这两个问题,本书从影响、引用、平行、变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为案例,对互文性理论作了延展。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二章分析了一种较为模糊的互文关系即影响(Impact),包括前译本对重译本有怎样的影响,包括文本体裁、译者以及相关机构在译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第三章探讨了另一种互文关系即引用(Quotation),从最为直接的抄袭,到间接的借用与参考,再到特殊的自我引用与自我指涉深入分析了几个较为特殊的英译本及其关系。第四章讨论的平行概念(Parallel),属于比较文学范畴的常见术语,但在这一章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本章从《三国演义》评注的翻译、极端直译的文本、原作与西方文学的对比三个方面,丰富了平行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维度与意义。第五章以文本的变形(Transformation)为焦点,以译者的选择为切入点,从文本变形和人物重塑两个角度,分析了原文与译文、译文之间的互文关系。
通过层层论证,本书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和基础,将《三国演义》所有英译本、相关的评注译文与其他西方作品等纳入一个完整全面的网络体系,从不同的层面与维度进行归类和分析,以此描述出译本之间、译本与原本之间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同时,通过对《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的个案研究,也对互文性理论本身作出了延展性思考,尤其对某些界限模糊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在研究材料方面,本研究较为完整地描述和分析了《三国演义》早期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对早期译本研究的匮乏。除了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本研究也部分地借用了电脑辅助的文本分析软件如 PowerGREP等,更为可视化、宏观地把握译本与译者风格。此外,本研究通过构建这样一种互文关系网,力求对今后的多译本研究有所助益,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译本所处的历史语境,理解译本之间存在的多层次关系。本书在撰写与修订过程中,一直渴望构建这种多层次的网络体系,拓展传统的互文性理论,也结合《三国演义》英译情况,对中国古典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作出一定的思考。尽管不知能在何种程度上揭示论题,但愿能以此为切入点,求教于同行专家、学者。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San Guo Yan Yi
1.2. Intertextuality
1.3 This Book
Chapter Two Impact
2.1 Texts
2.2 Genres
2.3 Translators
2.4 Institutions-
2.5 Conclusion
Chapter Three Quotation
3.1 Borrowing
3.2 Echoing/Consulting
3.3 self-referentiality
3.4 Conclusion
Chapter Four Parallel
4.1 Refracting the Text
4.2 Mirroring the Source Text
4.3 Symmetry to Western Literary Texts
4.4 Conclusion
Chapter Five Transformation
5.1 Generic Shift
5.2 Characterization
5.3 Conclus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Contribution of This Book
6.2 Limitations to This Book
6.3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