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简介】
《叙事研究第4辑》是《叙事研究》的最新一辑,共收录18篇文章,形式包括访谈、译稿、约稿、关键词阐释、学术论文和书评,并设有专栏“医学与叙事”。本书关注并介绍了国内外叙事研究的新进展,展示了叙事研究领域的理论水平和新成果。
【主编絮语】
《叙事研究 第 4 辑》终于付梓出版,在 2022 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特别要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很多人都在讲,叙事学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显学,此言非虚。 只要花点时间,在中国知网的搜索栏里输入“叙事”或“叙事学”,就能发现相关文献数量之多,研究角度之广,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 2020 年底,江西师范大学召开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叙事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超过 15 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这次研讨会! 国际范围内,叙事学研究也是热点。 如果大家仔细看看 2022 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就会在其中发现很多叙事学家的名字,包括詹姆斯·费伦(JamesPhelan),玛丽 劳拉·瑞安( Marie-Laure Ryan),布莱恩·理查森(BrianRichardson),丽 莎 · 桑 塞 恩 ( Lisa Zunshine ), 莫 妮 卡 · 弗 卢 德 尼 克(Monika Fludernik)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的申丹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聂珍钊教授也名列其中。 《叙事研究》尤其感到开心,因为这个名单中的詹姆斯·费伦、玛丽 劳拉·瑞安、丽莎·桑塞恩以及申丹教授,都是《叙事研究》的编委会成员,而且都在《叙事研究》发表过重要作品。
《叙事研究》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的会刊。 作为全国唯一一份以叙事为研究对象的专业连续出版物,《叙事研究》致力于推广和普及全球叙事学研究动态,建架中西叙事学研究对话交流的桥梁,最终服务于建构中国叙事话语体系。 本辑收录的论文,很好地体现了以上宗旨。
本辑由一篇 访 谈 录 开 始, 访 谈 对 象 是 《 修 辞 叙 事 学》 ( Rhetorical Narratology,1999)的作者迈克尔·卡恩斯(Michael Kearns)。 熟悉后经典叙事学的读者都知道,修辞叙事学是当今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研究方法将叙事视为作者通过文本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活动。 在这一领域,国内多数读者可能更熟悉韦恩·布斯(Wayne C. Booth)、詹姆斯·费伦、彼得·拉比诺维茨(Peter Rabinowitz)、申丹这些名字(即广义的“芝加哥学派”)。 卡恩斯对叙事的定义总体上与芝加哥学派相似,但他把重心放在读者的叙事接受这一端,坚持语境主义立场,提出了修辞阅读的四个基本规约,即自然化、作者式阅读、进程和复调。 可见,卡恩斯虽然强调语境,但他关注的不是具体语境与读者阐释的关联,而是试图对语境进行理论化。 在这篇访谈中,卡恩斯对其 23 年前发表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指出这四个基本规约或许并不完全切合非英语国家的叙事阅读实践,但他仍然坚持“语境”的重要性。 如果说以费伦为代表的修辞叙事学区分“隐含读者”的语境和“真实读者”的语境,那么卡恩斯则认为前者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语境,应该更关注后者(尤其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不难看出,卡恩斯的修辞叙事阅读观可以与芝加哥学派形成有效对读,我们可以借此更深入地理解两者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叙事学未来发展方向时,卡恩斯提出“更加深入地探索叙事和叙述过程如何形塑我们的个体和群体生活可能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觉得,卡恩斯的这个观点或许比他的修辞叙事学观点更值得关注。 叙事研究绝不仅仅是书斋里的智力活动,而是要介入“我们的个体和群体生活”。 这里涉及叙事何为和叙事价值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从国家高度指出了话语和叙事对世界观的形塑作用,对我们当前的叙事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叙事研究 第 4 辑》从两个纬度对这一新要求做出了回应。 首先,本辑编发了一篇译文《无法抑制的悲痛叙事》,并组织了一个“医学与叙事”的专栏,均涉及叙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疾病和死亡。 《无法抑制的悲痛叙事》中,作者通过访谈的形式,让来自不同阶层的人讲述亲人死亡的悲痛时刻,在叙述语言中分析他们如何理解亲人死亡的事实,以及如何超越亲人死亡带来的悲痛。 “医学与叙事”专栏的 4 篇论文分别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中年生命意义与健康危机” “老龄化社会危机” “残疾人生命质量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从叙事素养、叙事闭锁、叙事断裂和叙事生态等源头上阐述问题背后的原因,试图从根本上找出对应策略。 该研究倡导人际间叙事关系的构建和叙事照护氛围的形成,旨在提升民众生命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快、更好地迎接“大健康” 时代的到来。这几篇文章有力地证明,叙事可以参与我们的生活,形塑我们的价值观。
其次,本辑还编发了三篇构建中国叙事话语体系的论文,包括董乃斌教授对中国诗歌叙事学的思考、杨志平博士对博物叙事的钩沉和周兴泰博士对唐赋及戏曲叙事关系的讨论,这三篇论文的共通点是“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董教授指出,中国诗歌的特点是“抒情与叙事混杂”,而西方诗歌主要指的是抒情诗歌,因此在对中国诗歌进行叙事学分析之前,需要“弄清楚其抒叙成分的大致比重”,为此董教授提出了“光谱分析法”。在这个光谱中,抒叙分居两端,绝大多数中国诗歌居于两端中的某个位置。 董教授认为,西方在对诗歌进行叙事学分析时使用的核心概念如“序列性”“媒介性”和“表达”,有些可以在中国诗歌的叙事分析中使用,有些则需要谨慎对待。 我们认为,董教授这篇论文对建构中国诗歌叙事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杨志平博士挖掘了中国博物叙事传统的起源及其在文言和白话小说中的变迁,加深了我们对“博物叙事”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叙事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西方叙事传统中也有“罗列书写”或“清单式书写”,从外表看与博物叙事相似,但两者在叙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体现的价值方面存在诸多不同,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发现。 周兴泰博士梳理了唐赋和戏曲之间的关系,认为唐赋与戏曲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主要体现有二:一是唐赋写出了人物的“独唱独演”,二是唐赋本身写出了矛盾冲突与场面。 唐赋作品中蕴含的浓厚戏剧性,是赋体叙事与戏曲叙事相契合的鲜明表现。 这三篇论文从中国文学作品的实践出发,或提出不同于西方的分析方法,或提出不同于西方的概念和传统,对于建构中国叙事话语有很强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本辑选编的《准确计数:19 世纪英国小说中的直接引语》也值得读者关注,这篇论文展示了“数字人文”的力量。 简单地说,数字人文就是借鉴网络和语料库提供的工具来提出并解决以往研究方法中无法回答的问题。 论文依据的语料库收集了近 900 部发表于 19 世纪的英国小说,对这些小说中的直接引语进行了标注、统计和分析,提出并回答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比如,《简·爱》中的直接引语,有多少是无名无姓的人物说出的?作者为什么把直接引语赋予那么多无名无姓的人物? 再比如,在 19 世纪的 100 年历程中,小说的引语数量和引语长度是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小说的引语数量在小说的开端、中间和结尾部分如何分布的,是否有明显区别? 的确,数字人文属于“远程阅读” ( distant reading)或“表面阅读”(surface reading),但如果把其提出的问题“细读”到文本中,则往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比如,《简·爱》中无名无姓人物的直接引语可以用来解释简·爱在公共生活场域中的孤独感;19 世纪后 20 年引语长度的明显下降可以解释这个时期对“现实主义”写法的重视。 目前,数字人文在国内方兴未艾,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概念引介,这篇论文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将数字人文用于叙事研究的实例。
本辑中其他论文也各有价值。 黄灿和易丽君的论文涉及目前在学界影响广泛的“听觉叙事”,方英的论文全面梳理了“地理批评”前沿理论,王中强的论文讨论了短篇小说的“神秘性”问题,其他作者则立足中西方文本,探讨叙事视角反讽(汤凯伟)、情感叙事(许庆红、俞茉) 和叙事巧合(蒋翃遐、韩阳)等问题。
感谢各位作者对《叙事研究》的支持! 《叙事研究》将以一贯的认真态度,力争体现叙事研究前沿,为各位读者奉献精彩的论文!
《叙事研究》执行主编
唐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