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每章围绕一个跨文化交际专题设计主课文、案例分析、基于任务的互动活动等,以激发学生探索英语文化和跨文化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对比分析和思辨能力。另提供核心词汇学习、分组活动、写作操练和门我评估等模块,以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简介】
MARILIA RESENDE:
语言学博士,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现任厦门大学英文系外籍专家,精通英、葡、德、法、西等多国语言,长期从事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出版多部专著、编著并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主要探讨“自己”与“他人”,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纪玉华: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厦门大学英文系主任,批评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编著和译著60余本。曾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讲学、研究、生活数年,熟悉多国文化。还应邀赴香港、台湾和澳门多所大学访问讲学。
【总序】
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升。回顾这30多年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无论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订、颁布、实施和修订,还是四、八级考试的开发与推行,以及多项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的开拓,无不是围绕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正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促进英语专业本科建设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还实施了“新世纪教育质量改革工程”,包括推行“十五”、“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和外语专业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从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对外语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从而确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跨入新世纪,英语专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数字化、网络化等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学科建设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相继诞生——这些变化和发展无疑对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以及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称外教社)在新世纪之初约请了全国30余所著名高校百余位英语教育专家,对面向新世纪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教材建设进行了深入、全面、广泛和具有前瞻性的研讨,成功地推出了理念新颖、特色明显、体系完备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并被列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其前瞻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受到全国众多使用院校的广泛好评。
面对快速发展的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如何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是国家、社会、高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教材编撰者和教材出版者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对学科建设的推动和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外教社为满足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与教材编写者们一起,力图全方位、大幅度修订并扩充原有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以打造英语专业教材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为此,外教社邀请了全国几十所知名高校40余位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根据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围绕梳理现有课程、优化教材品种和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并在教材编写与出版中予以体现。
修订后的教材仍保持原有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四大板块,品种包括基础技能、语言学、文学、文化、人文科学、测试、教学法等,总数逾200种,几乎涵盖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全部课程,并充分考虑到我国英语教育的地区差异和不同院校英语专业的特点,提供更多的选择。教材编写深入浅出,内容反映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编写宗旨上,除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我国新时代所需要的英语专门人才。
系列教材修订版编写委员会仍由我国英语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多数是在各个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不少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总体上代表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系列教材完整的学科体系、先进的编写理念、权威的编者队伍,再次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荣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深信,这套教材一定会促进学生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填补现行教材某些空白,为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戴炜栋
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组长
Foreword
Overview of the book
CHAPTER 1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CHAPTER 2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3
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4
NON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PTER 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CHAPTER 6
THE HIDDEN CORE OF CULTURE
CHAPTER 7
SOCIAL INTERACTION CUSTOMS
CHAPTER 8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HAPTER 9
CULTURE SHOCK AND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CHAPTER 1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FTER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