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图书,赶紧选购吧!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物性叙事研究
促销时间
距结束
00
:
00
:
00
:
00
书号
9787544679107
尚 外 价
降价通知
累计销量140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配送
服务
可用积分
可用 0
数量
库存  
温馨提示

【声明】
本商城所售图书仅可作为个人学习使用,倘若用作他途(如用于商业获利等),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请自负!

【退换货规则】
1、因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换货,请您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根据客服的指引进行退货操作。
2、收到商品之后如需申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请您在签收之日起七日内联系客服进行申请,并提供证据。逾期将无法受理。
3、退货地址: 请和客服联系,电话: 021-65425300转2039/2777; QQ: 800179112。
4、请在下单后14天内申请开票,逾期财务封账将无法受理;如产生退货,已开发票将作废。

  • 属性
  • 介绍
  • 目录
手机购买
图书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图书详情

图书名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物性叙事研究
书号 :9787544679107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3-01
作者 :唐伟胜, 著
开本 :X16

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中西物思想资源,尤其是当代西方的“思辨实在论”及“物论”,结合大量叙事分析实例,提出 “物性叙事”范畴,区分物性叙事的四个基本策略,包括 “无限隐退的物”“平等的物”“无人的物”“活力的物”。其中,“隐退的物”策略意味着叙事可以制造物的表面特征与其隐退的真实之间的距离,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叙事意图:“平等的物〞策略则既可让物开口说话,也可以让人和物双方保持缄默,并使用多种方式米制造人与物平等的叙事效果;“无人的物”策略让人类完全退出叙事,使物显现其神秘莫测的意义:“活力的物〞策略则赋子传统认为的惰性之物力量,让它们影响甚至改变人和物的行动。本书具有较强理论创新价值,是国内首部物叙事研究专著,为叙事学研究及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和新思路。

【自序】

2013年,笔者在翻译美国《叙事》(Narralive)杂志上一篇讨论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后种族书写的文章时,首次碰到speculative realism这个术语。在百度上搜索,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提示;到国际搜索引擎,被告知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哲学流派,强调物具有脱离人类理性的实在性,心想这应该与正在翻译的文学论文没有关系。无奈之下,笔者写信向《叙事》的主编詹姆斯·费伦教授(James Phelan)请教,笔者的问题是:speculative realism中,speculative的意义与英语中哪个词最接近?没想到他告诉笔者,他自己也是最近才接触到这个术语,但他觉得与speculative最接近的词是imaginary。当时,根据费伦教授的建议,笔者将speculative realism译成“假想现实主义”(现译“思辨实在论”)。那篇论文的作者拉蒙·萨迪瓦尔(Ramón Saldivar)认为,speculative realism是当代美国文学后种族书写的第三个特征:

这个特征导致“现实主义”主题和形式的回归,以及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乃至哲学中“真”的回归,但回归的方式不同。这种回归方式杂糅了假想文类中的各种虚构模式,即自然主义、社会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肮脏”现实主义、玄学现实主义等,我用“假想现实主义”来描写这种回归形式。这就是我对一群当代哲学家(包括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雷伊·布雷西亚[Ray Brassier]、甘丹·梅亚苏[Quentin Meillassoux ]、格雷厄姆·哈曼[Graham Harman])提出的“怪异现实主义”(weirdrealism)那么着迷的原因。哲学意义上的“假想现实主义”与文学中探讨现实主义作为美学模式的回归,这两者自然不能等量齐观,但我发现,贯穿他们研究的都是对一统天下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拒绝,因此,我这里提及的作家可以说组成了某种批判现实主义的联盟,我称之为“假想现实主义”。这种形式在朱诺特·迪亚兹(Junot Diaz)的作品中非常突出,同样也广泛存在于Y.M.穆雷(Y.M.Murray)的《征服》(The Conquest)、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约翰·亨利的日常生活》(John HenryDay)、查尔斯·余(Charles Yu)的《在科幻宇宙中如何安全生存》(How to Live Safely in a Science Fictional Universe)、格雷·什特恩加特(Gary Shteyngart)的《超级悲惨的爱情正传》(Super Sad TrueLove Sory)等作品中。

2013年,笔者没有意识到的是,萨迪瓦尔在这里将“假想现实主义”(speculative realism)与“假想文类”(speculative genre)联系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假想文类的范畴要远比假想现实主义小得多。但萨迪瓦尔提及“怪异现实主义”(现译“怪异实在论”)是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拒绝”,这一说法让笔者倍感兴趣: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学术研究,后现代主义仿佛是金科玉律,现在终于有新的理论要拒绝后现代主义了!凭着多年的学术直觉,笔者感到空气中弥漫着某种令人心动的东西。

于是,笔者开展了关于speculative realism的大量阅读: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哈曼、梅亚苏、伊恩·博古斯特(JanBogost)、汉密尔顿·格兰特(Hamilton Grant)、蒂莫西·莫顿(TimothyMorton)、比尔·布朗(Bill Brown)……一个个崭新的名词扑面而来,一个个新颖的观点暴击我心。那一段时间,笔者真正体会到了“痛并快乐”,经常感觉自己在上天入地,遨游在神秘的物世界中。然而,接受理论暴击的笔者,并没有忘记“生命之树常青”的道理;笔者深知,不管理论多么高远,都需落实到文本来检验和发展。于是,笔者读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en Poe)、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J.G.巴拉德(J.G.Ballard)、瑞克·巴斯(Rick Bass)、玛丽·雪莱(MaryShelly)……笔者走进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试图理解他们如何匠心独运地叙写他们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物世界。之后,笔者又开始尝试理解中西物思想传统,追本溯源,发现了大片还未开垦的学术处女地。2018年,笔者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为“物叙事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本书呈现的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需要首先说明的是,立项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物叙事”,但最终成果是“物性叙事”。虽然“物性叙事”只是“物叙事”的一个部分,但这是国内外较少系统涉及的部分,而且也是当今“物转向”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本书聚焦“物性叙事”。

过去15年中,在“后人文主义”和“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整体思潮下,国内外学界出现了明显的“物转向”,这一转向被广泛认为是对以“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超越,试图让我们重新回到客体自身,去探索人类理性之外的物的本质。由于物的本质并不直接对我们的思维在场,因此探索物之本质这一过程需要想象的力量,而这恰恰是当今各种物论(尤其是思辨实在论)的基础所在。可以说,讲述物性故事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审美活动,要求我们摆脱以往各种人类中心主义式的叙事方式,重新想象物、人类以及人类与物的关系。

虽然古今中外思想家和哲学家都对物的本性进行过思考,比如西方的柏拉图(Plato)、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Titus Lucretius Carus)、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卡尔·马克思(KarlMarx)、哈曼等,以及中国的庄子、邵雍、王国维等,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讨论物性及其书写方式的成果并不多见。因为目前的叙事理论及批评实践均置重于人类,大大忽略了物如何得以讲述以及物在叙事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本书旨在借鉴物转向中的各派物论,通过对中外经典和当代物叙事的(重新)阐释,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物性叙事理论,为叙事阐释提供新的视角。为此,本书将物叙事分为三种模式,即“符号的物”“行动者的物”和“本体的物”。由于“符号的物”模式(即物质文化研究)已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书将重心置于后两者,将这两者共同纳入“物性叙事”范畴。

本书分“物性叙事理论建构”和“物性叙事批评实践”两个部分。

在理论建构部分,本书首先阐明当今物转向的基本特点:认为物具有独立于人类的生命及活性,在本体论上与人类完全平等,人类应该超越理性,对物进行(美学)想象。在回顾梳理中西物思想渊源之后,本书指出当代物转向发生的内外原因,包括科学的发展、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哲学思想的迭代。

在“物叙事研究的三种模式”一章中,本书区分了“符号的物”“行动者的物”和“本体的物”三种叙事模式,其中“符号的物”将物视为一种文化符指,试图揭示物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所指;“行动者的物”则不仅仅将物看作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工具,而是具有生命和灵性,是扮演重要角色的“行动者”;“本体的物”叙述的则是物自身,或曰“物性”。

本书将“行动者的物”叙事和“本体的物”叙事合并称为“物性叙事”,并提出了“物性叙事”的四个策略,即“无限隐退的物”、“万物平等”、“没有人类的世界”、“活力的物”(vibrant things)。其中,“无限隐退的物”策略意味着叙事可以制造物的表面特征与其隐退的真实之间的距离,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叙事意图;“平等的物”策略则既可让物开口说话,也可让人和物双方缄默,并使用“罗列”“互为聚焦”“谨慎的拟人化”等方式来制造人与物平等的叙事效果;“无人的物”策略让人类完全退出叙事,用某种数学公式、句法结构来组织叙述,最大限度地让物脱离人类认知和意义范畴;“活力的物”策略则赋予传统认为的惰性之物力量,让它们影响甚至改变人物的行动,从而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物性叙事的这四种策略是物性叙事理论建构的核心。为了更好地把握物性叙事概念,本书还讨论了中国的“以物观物”(lookingfor thingness in things),认为这是物性书写的中国方案。中国的“以物观物”传统虽然并没有提出观物的具体方式,但其思想与西方本体书写有颇多相似之处,均强调对自我的超越。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西方的本体书写倾向于突显“无人”“世界末日”“混乱与死亡”“恐怖与怪异”“虚无”这类主题,而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以物观物”(包括经过王国维改造后的概念)则往往表达“超然”“离愁别绪”“天人合一”等与主体修养和人世幸福相关的主题。

本书还将物性叙事理论用于拓展传统叙事理论。首先,本书认为,物性叙事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拓展陌生化叙事理论:(1)消除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中的人类理性痕迹,使物超越人类对它进行的镜像式和象征式表征,进入自在自为的真实界;(2)突出物的灵性和主体性(agency),使之反作用于人类和叙事进程。这两个方向的拓展都能让读者感受/发现更陌生的“物性”。其次,本书还借用物性叙事理论将短篇小说中的“谜”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拥有真实之谜的物不直接出现,也就是不直接对读者在场,但该物的感性特征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间接得到描述;第二类是拥有真实之谜的物依然不出现,而且该物的感性特征也不出现,仅仅给出高度抽象的实在特征(或许仅仅给出一个名字)去暗指物的真相;第三类是感性物出场,而且其感性特征如火花般给出,令人眼花缭乱,但这些特征叠加起来产生的效果,却让读者更加远离对该物的常规认知,形成与该物的认知疏离,使之成为阅读中的谜团;第四类是感性之物在场,但作品通过揭示物还具有的一些不为人所见的真实特征,从而使物从读者的感性认知中逃逸,并被神秘化。“谜”就是短篇小说文类的定义性特征,虽然已经被很多理论家注意到,但一直没有系统的分类,本书借鉴物性叙事理论框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理论难题,显示出物性叙事理论在文学理论建构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批评实践部分,本书将物性叙事理论用于阐释或重读多个西方经典叙事文本和现当代文本,展示了物性叙事理论的强大阐释力。在重读坡的《厄舍府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时,笔者发现,该小说的恐怖效果来自“灵性之物”与“理性之人”的核心张力,沿着这条思路,小说中的很多未解之谜即可得到合理解释,比如:罗德里克的病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厄舍府为什么会倒塌?罗德里克为什么要邀请“我”?罗德里克为什么要在玛德琳死后将尸体停放在地窖14天?在当代知名生态作家巴斯的《隐者的故事》(“The Hemit's Story”)中,笔者发现,巴斯处处都在强调自然、动物和人类的独立实在性,从而传达出其深层生态意识。在韦尔蒂的《一位旅行推销员之死》(“Deathof a Traveling Salesman”)中,韦尔蒂利用美国南方普遍存在的葡萄藤来建立人与物的亲密关系,而这种亲密关系建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整个叙事进程走向。在《淹死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中,巴拉德突显了巨人和人类心理的无限隐退性,实现了“认知间离”(cognitiveestrangement)的美学效果。在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的颂歌中,诗人叙述了自己受惑于物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神秘不可知的终极之真的偏好和迷恋。在美国非洲裔作家怀特黑德的《第一区》(Zone Ome)中,城市尘土与尸体的灰烬在空气中混合,随着雨水和气流覆盖了整个城市。雨水使城市尘土与尸体灰烬杂糅,形成了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所说的物质杂糅体和莫顿所说的“超物体”(hyperobject ),将人类引向灭绝的道路。

为了更加清楚地阐明思辨实在论或面向物的本体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关联,本书还附上了笔者翻译的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哈曼的《精致的破锤:面向物的文学批评》(“The Well-Wrought BrokenHammer:.Object-Oriented Literary Criticism”),在该文中,哈曼用面向物的本体论视角,考察了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得失。第二篇是西方著名叙事研究学者玛丽-罗拉·瑞安(Marie-Laure Ryan)的《人类化的物与怪异的物:论物在叙事中的主动作用》(“The HumanizedObject vs.The Alien Object:The Active Roles of Objects in Narrative"),该文以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的《纯真博物馆》(Masumiyet Micesi)以及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著名小说《恶心》(La nausée)为例,探讨了无生命物件在叙事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外国文学批评界近20年的主流范式是社会批评和政治历史批评,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反本质主义被普遍接受。本书将重点置于“物性叙事”,主张重新思考物的本体及其叙事问题。这不仅符合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精神,更为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研究提供了具体方法和路径。本书建构的物性叙事研究方法可用于种族文学研究(如本书分析过的怀特黑德)、生态文学研究(如本书分析过的巴斯)、哥特文学研究(如本书分析过的坡)、科幻文学(如本书分析过的巴拉德)、性别文学研究等。超越建构论,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去思考种族的本质、自然的本质、非人类的本质、性别的本质及其叙事再现方式,对本质进行重新思考在当今时代无疑更具革命性。

本书是2018年笔者申请并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物叙事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的结项成果。部分内容作为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期刊正式发表,笔者在此特向这些期刊表示感谢!这些期刊包括:国外的Sryle、Neohelicon、ISLE(Imterdisciplinary Studies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外语教学》《江西社会科学》《英语研究》《外国美学》《思想战线》《学术论坛》《外国语文》《山东外语教学》等。据中国知网显示,这些论文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0000人次,引用率达到500人次,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其中,《爱伦·坡的“物”叙事:重读〈厄舍府的倒塌》》一文在《文体》杂志发表后,瑞安来信和笔者探讨,认为笔者从物的角度对该小说的阐释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阐释”更为合理。瑞安对这篇文章的欣赏转化成了一次国际合作,笔者与她合作撰写的英文著作《面向物的叙事学》(Object-Oriented Narratology)将于2024年由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出版。笔者还要感谢江西师范大学的傅修延教授及其领导的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团队,傅老师本人从事的物叙事研究给了笔者很多重要启发,而叙事学研究团队专门安排的约一学期的物叙事文献阅读令笔者受益匪浅。此外,本书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内容由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周凌敏教授撰写,她是我主持的课题的核心成员之一。

当然,本书还有不少缺陷。首先,形式上,由于本书包括具体文本解读,而在解读不同文本时可能需要引用同一个文献,不少地方出现了重复引用。但为了保持读者阅读的连贯性,本书尽量保留了这些重复引用。其次,本书还留下了不少空白,等待未来填补。比如,中西物叙事思想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比较鉴别。本书对西方本体书写和中国以物观物进行了对比,但这还远远不够。比如,中西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物件罗列现象,这需要更深入的比较研究;中国的感物传统与西方浪漫主义传统等也都有可比较之处。再次,本研究在批评实践中关注的几乎都是西方叙事作品,之后的研究需要将物性叙事理论用于中国作品的批评,以检验和校正其理论范畴和模式。最后,本项研究需要更仔细和系统地揭示物性叙事理论与其他批评理论(比如读者反映论、新批评、阐释学等)的关系。笔者将继续在物叙事领域探究下去,也期待更多学者加入这一极具潜力的研究课题。

唐伟胜
2023年9月

目录

【目录】

自序

他序

上篇 物性叙事理论建构

第一章 物转向与中西物论传统

第二章 物叙事研究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物与物叙事
第二节 物叙事研究模式之一:符号的物
第三节 物叙事研究模式之二:行动者的物
第四节 物叙事研究模式之三:本体的物

第三章 建构物性叙事理论
第一节 走进物性
第二节 建构物性叙事理论的必要性
第三节 物性叙事研究现状
第四节 物性叙事理论建构的四个角度
第五节 以物观物:物性书写的中国方案

第四章 物性叙事对传统叙事理论的拓展
第一节 使石头具有石头性:物本体与陌生化叙事理论的拓展
第二节 建构短篇虚构叙事“谜”的分类学:面向物的视角

下篇 物性叙事批评实践

第五章 灵性之物:重读《厄舍府的倒塌》
第一节 《倒塌》中的物:神秘的恶之力
第二节 《倒塌》的叙事进程:灵性之物与人类理性的较量

第六章 实在的物:《隐者的故事》的后自然书写
第一节 巴斯的后自然书写与思辨实在论
第二节 《隐者的故事》:实在的荒野,实在的人类

第七章 物的力量:重读《一位旅行推销员之死》
第一节 鲍曼之死:《推销员》“故事”层面的叙事进程
第二节 与物重建亲密关系的失败:《推销员》“话语”层面的叙事进程

第八章 隐退的物:巴拉德《淹死的巨人》的美学建构
第一节 巴拉德与作为“内空间”科幻小说的《淹死的巨人》
第二节 暗指与诱惑:面向物的本体论
第三节 真实而隐退的巨人外空间
第四节 深不可测的人类内空间

第九章 魅惑的物:济慈颂歌中的复魅叙事
第一节 《夜莺颂》:迷魅在“广阔户外”
第二节 《希腊古瓮颂》:迷魅在永恒而神秘的真与美中
第三节 《秋颂》:迷魅在立体而动感的大自然中
第四节 余论:济慈的现代价值

第十章 平等的物:谨慎的拟人化、兽人与巴斯的动物叙事
第一节 物转向与谨慎的拟人化
第二节 超越人类情感的动物灵性
第三节 带有动物属性的人类
第四节 当人类和动物相遇

第十一章 超物体:《第一区》的“9·11”尘土书写与大历史叙事
第一节 大历史叙事方式:僵尸文类和后“9·11”小说
第二节 “9·11”尘土书写与人类纪
第三节 “9·11”尘土书写与“没有人类的世界”

第十二章 本体的物:《直觉主义者》中的后种族想象
第一节 作为科外幻小说的《直觉主义者》
第二节 《直觉主义者》的升降机物性书写
第三节 走进物本体:直觉对理性的胜利
第四节 建构后种族城市

附录1 精致的破锤:面向物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思辨实在论
第二节 面向物的哲学
第三节 新批评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
第五节 解构主义

附录2 人类化的物与怪异的物:论物在叙事中的主动作用
引用文献
物性叙事理论关键术语简释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关闭